网站颜色:

【赠笔+书签】麻醉学第4四版 本科医学临床西医综合课本考研书籍 儿科生理病理诊断妇产科外科学教材 人民卫生出.

  • 产品名称:麻醉学第4版
  • 书名:麻醉学第4版
  • 作者:李文志,姚尚龙
  • 定价:42.00元
  • 编者:李文志姚尚龙
  • 书名:麻醉学第4版
  • 是否是套装:否
  • 出版社名称:人民卫生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论 1

第二节 麻醉科的组织结构与工作任务 3

第三节 做个优秀的临床医师 5

 

第二章 手术病人术前病情评估与准备7

第一节 术前访视与术前病情评估门诊 7

第二节 术前病情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8

第三节 麻醉前准备和用药 12


第三章 局部麻醉16

第一节 局部麻醉药 16

第二节 局部麻醉 22

第三节 周围神经阻滞麻醉 23

 

第四章 椎管内麻醉40

第一节 椎管的解剖与麻醉生理 40

第二节 蛛网膜下隙阻滞 42

第三节 硬膜外阻滞 45

第四节 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联合阻滞 51


第五章 全身麻醉53

第一节 全身麻醉分类 53

第二节 全身麻醉药 53

第三节 全身麻醉的实施 59

第四节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63


第六章 气道管理65

第一节 影响气道通畅的原因 65

第二节 声门上气道管理的方法 67

第三节 声门下气道管理的方法 71

第四节 困难气道的处理 77

 

第七章 围术期体温管理85

第一节 体温的生理调节 85

第二节 围术期体温监测 86

第三节 围术期影响体温的因素 86

第四节 围术期体温异常对机体的影响 88

第五节 围术期体温保护措施 89

 

第八章 呼吸功能的监测和临床应用91

第一节 呼吸功能的一般监测 91

第二节 通气功能的监测 91

第三节 氧合功能的监测 94

第四节 小气道功能的监测 97

第五节 呼吸力学监测 98

第六节 超声在肺功能监测中的应用 101

 

第九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103

第一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和临床应用 103

第二节 超声技术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 112

第三节 心电图监测 114


第十章 围术期体液平衡的监测123

第一节 围术期水、电解质平衡的监测 123

第二节 围术期体液渗透浓度平衡的监测 128

第三节 围术期酸碱平衡的监测 131

 

第十一章 围术期的液体治疗137

第一节 围术期有效循环血容量的评估 137

第二节 液体治疗的原则 140

第三节 常用输液制剂 142

 

第十二章 围术期的血液管理145

第一节 治疗贫血和优化红细胞生成 145

第二节 减少围术期失血的措施 145

第三节 围术期红细胞输注 146

第四节 围术期凝血功能的管理 148

第五节 围术期自体输血 149


第十三章 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调控与控制性降压152

第一节 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调控 152

第二节 控制性降压 154

 

第十四章 日间手术麻醉与手术室外麻醉159

第一节 日间手术麻醉 159

第二节 手术室外麻醉 162

第三节 快通道麻醉 166

 

第十五章 麻醉后恢复室168

第一节 概述 168

第二节 工作常规和离室标准 168

第三节 PACU常见并发症 169

 

第十六章 重症监测治疗172

第一节 概述 172

第二节 临床常用的监测项目 173

第三节 危重病人的治疗 175

 

第十七章 急性呼吸衰竭176

第一节 概述 176

第二节 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 177

第三节 临床表现 179

第四节 诊断与治疗 181

 

第十八章 呼吸治疗186

第一节 氧治疗 186

第二节 胸部物理疗法 189

第三节 机械通气治疗 191

 

第十九章 镇静的临床应用203

第一节 镇静对生理的作用 203

第二节 常用镇静药和拮抗药 204

第三节 镇静的临床应用 206

 

第二十章 休克211

第一节 概述 211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217

第三节 过敏性休克 219

第四节 感染性休克 221

 

第二十一章 体外循环和体外膜肺氧合225

第一节 体外循环 225

第二节 体外膜肺氧合 226

 

第二十二章 心肺脑复苏230

第一节 心搏骤停和CPCR 230

第二节 基本支持 231

第三节 高级支持 235

第四节 复苏后治疗 238

第五节 终止复苏 242

 

第二十三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43

第一节 MODS的历史溯源与流行病学 243

第二节 MODS的发病机制 243

第三节 MODS的病因和分型 246

第四节 MODS的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监测 247

第五节 MODS的防治原则 253

 

第二十四章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256

第一节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目的 256

第二节 危重病人营养评估 257

第三节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方案 259

第四节 特殊危重病人营养支持 263

 

第二十五章 疼痛诊疗266

第一节 概述 266

第二节 疼痛的评估 267

第三节 常用的镇痛药物 268

第四节 急性疼痛治疗 272

第五节 慢性疼痛治疗 274

第六节 癌痛治疗 275

 

第二十六章 药物依赖与戒断277

第一节 概论 277

第二节 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及其作用靶点 278

第三节 药物依赖的机制 279

第四节 药物依赖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81

第五节 药物依赖的治疗原则 28

 

推荐阅读285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286

本书测试卷

 

         序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没有合格医疗人才,就没有全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把培养好医药卫生人才作为重要基础工程。我们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培养大批优秀的医药卫生人才。
着眼于面向2030年医学教育改革与健康中国建设,2017年7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联合召开了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之后,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这次改革聚焦健康中国战略,突出问题导向,系统谋划发展,医教协同推进,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核心,确定了“两更加、一基本”的改革目标,即:到2030年,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完善,医学人才队伍基本满足健康中国建设需要,绘就了今后一个时期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引领性的重大改革部署。

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有效落实和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要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医药卫生人才,必须出版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精品教材。一直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医学教材编制工作,要求以教材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医学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经历了九轮传承、创新和发展。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共同推动下,以裘法祖、吴阶平、吴孟超、陈灏珠等院士为代表的我国几代著名院士、专家、医学家、教育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参与了本套教材的创建和每一轮教材的修订工作。教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精,不断丰富、完善与创新,逐步形成了课程门类齐全、学科系统优化、内容衔接合理、结构体系科学的立体化优秀精品教材格局,创建了中国特色医学教育教材建设模尸推动了我国高等医学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医学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际的中国特色医药学教材建设发展道路。
在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要求与背景下,我们启动了第九轮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的修订工作。教材修订过程中,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战略部署要求,更加突出医德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将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同时强调“多临床、早临床、反复临床”的理念,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临床医生。
我们高兴地看惮这套教材在编写宗旨上,不忘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初心,坚持质量第一、立德树人;在编写内容上,牢牢把握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力求创新;在编写形式上,聚力“互联网+”医学教育的数字化创新发展,充分运用AR、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传统纸质教材的基础上融合实操性更强的数字内容,推动传统课堂教学迈向数字教学与移动学习的新时代。为进一步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整套教材还配有相应的实践指导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指导价值。
我们希望,这套教材的修订出版,能够进一步启发和指导高校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进医教协同,为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乃至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咨询特价)年2月

 

      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 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东信(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王秀丽(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王英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王国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邓小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冯 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刘 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严 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李文志(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杨拔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闵 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 兵(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张蓬勃(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 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赵国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闻庆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姚尚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高 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郭曲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黄文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曹君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喻 田(遵义医科大学)

曾因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缪长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秘 书

张 兵(兼)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第九轮 规划教材修订说明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教材自1978年第一轮出版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几十年来,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以裘法祖、吴阶平、吴孟超、陈灏珠等院士为代表的我国几代德高望重、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国内外著名院士、专家、医学家、教育家参与了本套教材的创建和每一轮教材的修订工作,使我国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教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精,不断丰富、完善与创新,形成了课程门类齐全、学科系统优化、内容衔接合理、结构体系科学的由规划教材、配套教材、网络增值服务、数字出版等组成的立体化教材格局。这套教材为我国千百万医学生的培养和成才提供了根本保障,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高水平、高素质的合格医学人才,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巨大贡献,并通过教材的创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等医学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我国医药学相关学科或领域的教材建设和教育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医药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医药学教材建设和发展的道路,创建了中国特色医药学教育教材建设模式。老一辈医学教育家和科学家们亲切地称这套教材是中国医学教育的“干细胞”教材。
本套第九轮教材修订启动之时,正是我国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之际,更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全方位深入推进之时。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亲自批示“人才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第一资源,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对于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并着重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奋力推动建设健康中国。
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教材体现国家意志。人民卫生出版社紧紧抓住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以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全面启动为契机,以规划教材创新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服务于医改和教改。第九轮教材的修订原则,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努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发展以“5+3”模式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临床实践教学,切实落实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要求,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在全国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精神鼓舞下和老一辈医学家奉献精神的感召下,全国一大批临床教学、科研、医疗第一线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教授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优秀传统,以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积极参与第九轮教材的修订和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医药卫生行业人才的需求,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不断创新编写思路和编写模尸不断完善表达形式和内容,不断提升编写水平和质量,已逐渐将每一部教材打造成了学科精品教材,使第九轮全套教材更加成熟、完善和科学,从而构建了适合以“5+3”为主体的医学教育综合改革需要、满足卓越临床医师培养需求的教材体系和优化、系统、科学、经典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其修订和编写特点如下:
1.教材编写修订工作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的领导和支持下,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学组规划,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审定,院士专家把关,全国各医学院校知名专家教授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高质量出版。
2.教材编写修订工作是根据教育部培养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行业要求、社会用人需求,在全国进行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材建设经验,充分研究论证本专业人才素质要求、学科体系构成、课程体系设计和教材体系规划后,科学进行的。
3.在教材修订工作中,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战略部署要求,贯穿教材编写全过程。全套教材在专业内容中渗透医学人文的温度与情怀,通过案例与病例融合基础与临床相关知识,通过总结和汲取前八轮教材的编写经验与成果,充分体现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代表性和适用性。
4.教材编写修订工作着力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的建设创新——科学整合课程、淡化学科意识、实现整体优化、注重系统科学、保证点面结合。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以确保教材质量。
5.为配合教学改革的需要,减轻学生负担,精炼文字压缩字数,注重提高内容质量。根据学科需要,继续沿用大16开国际开本、双色或彩色印刷,充分拓展侧边留白的笔记和展示功能,提升学生阅读的体验性与学习的便利性。
6.为满足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实现教材系列化、立体化建设,进一步丰富了理论教材中的数字资源内容与类型,创新在教材移动端融入AR、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课堂学习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每种教材均配有2套模拟试卷,线上实时答题与判卷,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重点知识。同时,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了实验指导与习题集类配套教材的品种,方便老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第九轮教材共有53种,均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套教材将于2018年6月出版发行,数字内容也将同步上线。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同志亲自为本套教材撰写序言,并对通过修订教材启发和指导高校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医教协同,为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乃至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寄予厚望。希望全国广大院校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多提供宝贵意见,反馈使用信息,以逐步修改和完善教材内容,提高教材质量,为第十轮教材的修订工作建言献策。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 教材目录

序号书名版次主编副主编

 

1.医用高等数学 第7版 秦 侠 吕 丹 李 林 王桂杰 刘春扬

2.医学物理学 第9版 王 磊 冀 敏 李晓春 吴 杰

3.基础化学 第9版 李雪华 陈朝军 尚京川 刘 君 籍雪平

4.有机化学 第9版 陆 阳 罗美明 李柱来 李发胜

5.医学生物学 第9版 傅松滨 杨保胜 邱广蓉

6.系统解剖学 第9版 丁文龙 刘学政 孙晋浩 李洪鹏 欧阳宏伟 阿地力江•伊明

7.局部解剖学 第9版 崔慧先 李瑞锡 张绍祥 钱亦华 张雅芳 张卫光

8.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9版 李继承 曾园山周 莉 周国民 邵淑娟

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第9版 周春燕 药立波 方定志 汤其群 高国全 吕社民

10.生理学 第9版 王庭槐 罗自强 沈霖霖 管又飞 武宇明

11.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李 凡 徐志凯 黄 敏 郭晓奎 彭宜红

12.人体寄生虫学 第9版 诸欣平 苏 川 吴忠道 李朝品 刘文琪 程彦斌

13.医学免疫学 第7版 曹雪涛 姚 智 熊思东 司传平 于益芝

14.病理学 第9版 步 宏 李一雷 来茂德 王娅兰 王国平 陶仪声

15.病理生理学 第9版 王建枝 钱睿哲 吴立玲 孙连坤 李文斌 姜志胜

16.药理学 第9版 杨宝峰 陈建国 臧伟进 魏敏杰

17.医学心理学 第7版 姚树桥 杨艳杰 潘 芳 汤艳清 张 宁

18.法医学 第7版王保捷 侯一平 丛 斌 沈忆文 陈 腾

19.诊断学 第9版 万学红 卢雪峰 刘成玉 胡申江 杨 炯 周汉建

20.医学影像学 第8版 徐 克 龚启勇 韩 萍 于春水 王 滨 文 戈 高波 王绍武

21.内科学 第9版 葛均波 徐永健 王 辰 唐承薇 周 晋 肖海鹏 王建安 曾小峰

22.外科学 第9版 陈孝平 汪建平 赵继宗 秦新裕 刘玉村 张英泽 孙颖浩 李宗芳

23.妇产科学 第9版 谢 幸 孔北华 段 涛 林仲秋 狄 文 马 丁 曹云霞 漆洪波

24.儿科学 第9版 王卫平 孙 锟 常立文 申昆玲 李 秋 杜立中 母得志

25.神经病学 第8版 贾建平 陈生弟 崔丽英 王 伟 谢 鹏 罗本燕 楚 兰

26.精神病学 第8版 郝 伟 陆 林 李 涛 刘金同 赵旭东 王高华

27.传染病学 第9版 李兰娟 任 红 高志良 宁 琴 李用国

28.眼科学 第9版 杨培增 范先群 孙兴怀 刘奕志 赵桂秋 原慧萍

29.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第9版 孙 虹 张 罗 迟放鲁 刘 争 刘世喜 文卫平

30.口腔科学 第9版 张志愿 周学东 郭传 程 斌

31.皮肤性病学 第9版 张学军 郑 捷 陆洪光 高兴华 何 黎 崔 勇

32.核医学 第9版 王荣福 安 锐 李亚明 李 林 田 梅 石洪成

33.流行病学 第9版 沈洪兵 齐秀英 叶冬青 许能锋 赵亚双

34.卫生学 第9版 朱启星 牛 侨 吴小南 张正东 姚应水

35.预防医学 第7版 傅 华 段广才 黄国伟 王培玉 洪 峰

36.中医学 第9版 陈金水 范 恒 徐 巍 金 红 李 锋

37.医学计算机应用 第6版 袁同山 阳小华 卜宪庚 张筠莉 时松和 娄 岩

38.体育 第6版 裴海泓 程 鹏 孙 晓

39.医学细胞生物学 第6版 陈誉华 陈志南 刘 佳 范礼斌 朱海英

40.医学遗传学 第7版 左伋 顾鸣敏 张咸宁 韩 骅

41.临床药理学 第6版 李 俊 刘克辛 袁 洪 杜智敏 闫素英

42.医学统计学 第7版 李 康 贺 佳 杨土保 马 骏 王 彤

43.医学伦理学 第5版 王明旭 赵明杰 边 林 曹永福

44.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第5版 刘续宝 孙业桓 时景璞 王小钦 徐佩茹

45.康复医学 第6版 黄晓琳 燕铁斌 王宁华 岳寿伟 吴 毅 敖丽娟

46.医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第5版 郭继军 马 路 张 帆 胡德华 韩玲革

47.卫生法 第5版 汪建荣 田 侃 王安富

48.医学导论 第5版 马建辉 闻德亮 曹德品 董 健 郭永松

49.全科医学概论 第5版 于晓松 路孝琴 胡传来 江孙芳 王永晨 王 敏

50.麻醉学 第4版 李文志 姚尚龙 郭曲练 邓小明 喻 田

51.急诊与灾难医学 第3版 沈 洪 刘中民 周荣斌 于凯江 陈玉国

52.医患沟通 第2版 王锦帆 尹 梅 唐宏宇 陈卫昌 康德智 张瑞宏

53.肿瘤学概论 第2版 赫 捷 张清媛 李 薇 周云峰 王伟林 刘云鹏 赵新汉

      内容提要

本套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是我国医学教育领域起步最早、历史最悠久、修订版次最多的权威、规范、科学、经典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八轮教材自2013年秋季出版至今,已经4年时间,修订再版是学科知识及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次修订将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创新,并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更新内容,体现继承与发展。

 

晨曦医药图书专营热门设计联盟服务商